日期:2024-09-24
为贯彻落实防控工作部署,严防、严控、严管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风险,并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履行监管责任,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冷链食品监管工作专项检查,推进实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切实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和常态化防控,坚决做好冷链食品安全工作,筑牢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防火墙。
现通告如下:凡从海关直接进口或从省外采购的进口冷链食品,以及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采购的非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进入监管总仓集中消毒、核酸检测,经查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信阳市场生产、销售和使用。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带来的问题,许多地方持续严把进口冷链食品关,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督检查力度,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堵住风险漏洞隐患,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管理,确保人身健康和餐桌饮食安全。现如今,国家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管理有一整套的措施。
保定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市场监管组关于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的公告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提前报备。
日前,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在国际上尚未出现。目前,青岛已把外防输入作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从三个方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1、多地的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核酸阳性,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来传播,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感染人群是特定环境下反复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高风险人群,比如搬运工等。到目前没有发现因消费者接触食品和外包装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报告。
2、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首先,只有少数的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虽然说多地的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但是这些食品在进口冷链食品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所以说不不太过于担心;其次,检测呈阳性的冷链食品不会投放市场。
3、冷链食品的风险认知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焦点。自2020年以来,国内多地上报了进口冷链食品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例如,大连、青岛、乳山、济南、武汉、天津、甘肃兰州、厦门、郑州、西安等地都报告过类似发现。进入2021年,天津的桥道雪糕样本也检出阳性。
4、进口水果和冷链食品表面检测出阳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有传染性哦。一般我们在吃的时候清洗干净了,加热做透了,食用的话是不会有感染风险的。大家要预防的主要还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在购买这些冷冻食品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手套去选购,回家处理食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哦。
5、最近,许多地方从冷链食品或冷链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尤其是进口冷冻食品,一度造成“冷链食品”一说就怕。据媒体近日报道,我国加强了冷冻、冷链食品的管理,严格进行了检验和消毒,加强了员工在整个物流链中的操作保护,定期对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并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6、近日,印尼进口的冻带鱼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这表明冷冻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确存在感染风险。海关总署已暂停接受该印尼水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进口,全国范围内的超市已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以保障公众安全。印尼进口冻带鱼的下架是针对此次疫情的应对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初级农产品 比如蔬菜和水果,水产品,肉禽蛋还有一些花卉等产品。加工食品 比如快餐类食品:速冻饺子等速冻食品,还有真空包装好了的熟食:水产和肉等,还有常放在冰箱冷冻柜的冰淇淋和真空包装的奶制品、原料等。特殊商品药品。
进口冷链食品包括进口的肉、禽、鱼、蛋,目前官方主要指肉类,如国外的牛肉、猪肉、羊肉及制品,另外还有水海产品(海虾蟹等)等。11月7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从金额来看,17个品类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肉类及制品、水海产品及制品、乳品。
进口冷链食品包括哪些有初级农产品,比如蔬菜和水果,水产品,肉禽蛋还有一些花卉等产品;还有加工食品,比如速冻食品,真空包装熟食,水产,肉,奶制品、原料等;也有特殊商品,就是药品,用来防范重大疾病,以备药品急缺。
进口冷链食品包括海鲜类的冷冻食品。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正确佩戴口罩。购买预包装冷冻冰鲜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买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